搜索
新闻中心(1)

新闻中心(1)

副标题

按钮
— 备考资料免费领—
您填写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存,请您放心!
免费资料
咨询项目
*
姓名
*
领取电话
*
提交
按钮
— 互动交流群—

新闻详情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

发表时间:2023-05-19 15:45作者:库课教育

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2、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

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班级。

4、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5、在19世纪初期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英国。

6、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支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平行管理。

7、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目标管理。

8、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

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

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型、放任型、民主型。

1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13、在19世纪初斯,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4、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常规管理)。

16、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1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民主管理)。

18、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19、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

20、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21、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22、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与世界性)等特点。

23、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构成。

24、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过程。

25、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6、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7、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28、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9、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30、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32、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33、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34、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表扬奖励、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能力构成。

35、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6、“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3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38、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两难问题)。

39、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