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1)

新闻中心(1)

副标题

按钮
— 备考资料免费领—
您填写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存,请您放心!
免费资料
咨询项目
*
姓名
*
领取电话
*
提交
按钮
— 互动交流群—

新闻详情

《公共基础知识》考情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3-05-19 15:54作者:库课教育

一、历年考情分析

从考题内容比例上来看(以分值计算),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经济学约占考试内容的35%,法律知识(主要是法律基础和宪法)大约占15%,公文写作与处理约占10%,其他人文科技、日常百科等知识约占10%。由于各地考试范围不尽相同,考查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所以考查比例有少许差别。从题型来看,近年各地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出现过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公文改错题、公文实务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作文题等。案例分析题与综合分析题越来越常见,其表现形式有主观题和客观题。

从考题难易程度的分布上来看,近几年教师招聘试题中容易的题大约占50%,中等复杂度的题大约占30%,难题大约占20%。当然,容易的题、中等复杂度的题和难题都是相对而言的,容易的题和中等复杂度的题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形式分布;而难题是指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灵活运用的题,如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等,其中大部分考试内容往往涉及行马克思哲学、特色理论、公民道德、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属于难题,答好这类题有一定复杂度。

二、备考整体解决方案

(一)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时间分配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考生备考追求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二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简单地说,备考的目标就是答题又快又准。对于做题速度的提高,源于两点:

第一点是,多做题,题做多了,眼疾手快,思维敏捷,速度就快了;

第二点是知识点记忆,不假思索,随手拈来。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考生可以在备考时分阶段学习,合理分配时间,不断提高。

一般来说,按照学习的进度和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可按以下阶段进行:初学阶段;学习阶段;查缺补漏阶段;熟练提高阶段。

初学阶段:刚开始接触公共基础知识,浏览一下辅导资料,了解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找出自己以前很少接触或从未学习过的某方面知识,然后针对这一部分,很投入地学习,理解记忆并稍加练习。

学习阶段:按部分(或篇)对公共基础知识学习,学完一部分即做少量练习题加以巩固。

查缺补漏阶段:通过做我们的辅导资料中的综合模拟试题,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正确解题的感觉,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学习一次,弥补知识漏洞。

熟练提高阶段:通过做我们的辅导资料中的综合模拟试题,总结解题规律,寻求快速解题的诀窍,注重训练做题的速度,并巩固前面三个阶段的成果。

这四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在实际中,考生可以此为参考,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备考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或者凭感觉去学只会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每位考生都应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